湖北红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交界处,面积1793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是著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点帮扶县。红安原名叫“黄安”,1952年更名为红安,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用“红”字来命名褒奖的县。
红安为什么这样红?红安红色教育基地为什么这么火?“红军故里、传奇红安”,红安是黄麻起义的发生地,鄂豫皖苏区的摇篮和中心,红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重建,红二十八军在这里改编成新四军第四支队。这块红色的土地走出了李先念、董必武两位国家主席,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王近山等61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是“中国第一将军县”。在党的领导下,红安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成为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源头和核心。
走进红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著名的红安民谣用通俗、质朴的语言世代传唱着这片红土地上的精神壮歌。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捐躯黄安城、张南一血洒七里坪、秦绍勤剖肚北门河、晏春山跳崖鸡公寨、程昭续抛头英雄树。英雄的红安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14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活在他们的事业中。张仁初激战腊子口,王近山歼灭日军战地观摩团,陈锡联夜袭阳明堡,韩先楚解放海南岛,秦基伟鏖战上甘岭。在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红安将军们横空出世,挥洒大智大勇,立下不朽功勋,铸就了传奇红安的英雄本色。
红安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红安县拥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红安七里坪长胜街、王近山故居、陈锡联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是全国一流、湖北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天当被、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要革命”这些动人的事迹,从每一句标语、每一件展品和每一个故事中,细心感悟“万众一心、永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的真谛。大别山革命老区红安县就是最好的红色教育课堂,行走在红色记忆中,聆听历史的回音,那浴血奋战的场景,那崇高的革命风范,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