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所在地,有着光荣传统。百余年的历史里,武汉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过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二七”大罢工、收回英租界、八七会议、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革命实践,孕育了武汉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铸就了武汉“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文化品格。
目前在武汉留下的与我们党有直接关系的红色遗址遗存,一共有43处,大部分是文物保护单位,贯穿了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到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寻觅经典,追寻历史蕴含的丰富智慧。带领大家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伟人情怀,重温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片段。让我们一起来重走红色之旅,传递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
一、武汉革命博物馆
位于武汉市武昌红街都府堤,是武汉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红色旅游胜地,下辖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起义门五个红色遗址和场馆。
2010年12月,武汉革命博物馆升级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8年1月,武汉革命博物馆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11月,武汉革命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
位于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建筑主体为四座传统砖木结构建筑,斗拱与榫卯保存完好,基调为青瓦灰砖,均建在平均高约1.2米的高台上。
三、毛泽东旧居
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办公地兼居所,是当时中共中央农委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旧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四周为硬山榍头风火外墙,大门为单坡屋檐,墙体有门楣装饰,朱红色的板门上装有门钉、门钹。
四、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
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11平方米,内有7栋中西结合,砖木结构建筑,即临街门楼,马蹄形教学楼,小礼堂、风雨操场(学生下雨天上体育课的地方)和教工宿舍。
五、武昌起义门旧址
位于武昌首义南路,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门之一。武昌首义爆发后,革命党占领并打开中和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在城楼布定大炮轰击总督府。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
1912年,改名“起义门”。城台主体占地890.8平方米。城门高7.1米,宽5米。城楼高11.3米,是穿斗歇山顶式的双层建筑,飞檐凌空,两侧是高大厚实的带箭垛的灰色城墙。整个建筑庄重雄伟,极为壮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
是在中央纪委、湖北省委高度重视下,在湖北省纪委、武汉市委领导下,由武汉市纪委主持建设的全面展示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的专题性展览。展览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加强纪律建设的历史脉络。近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5件(套)文物资料,700多幅珍贵高清历史照片,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纪律建设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
七、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因旧址主体建筑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20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收藏与展览辛亥革命历史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与辛亥革命历史相关的文物、照片、文献、资料的征集、收藏、保管与展览交流、相关学术研究、教育推广、文化产业开发。
八、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武汉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诞生地和发祥地之一,早在1920年就孕育了红色的火种,是中国最初成立的6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中,是第二个成立的。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直接指导下,拥有先进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和良好革命基础的武汉,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推动建党的重要地区之一。1920年8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揭开了武汉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位于胜利街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重点展示了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领导中国革命光辉历史。旧址为两幢三层西式洋房,是中国大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全国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时期中央机关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九、武汉二七纪念馆
“二七”大罢工,指的是1923年2月7日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人运动高峰,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也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武汉二七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历史,详细介绍了此次革命斗争的全过程,让后辈了解以林祥谦和施洋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奋斗历程。纪念馆周围有二七烈士纪念碑、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林祥谦烈士就义的江岸车站、施洋烈士墓等纪念地。
十、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依托八七会议旧址而建,是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时称「怡和新房」)的一部分。1978年8月7日,纪念馆正式成立对外开放。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6年纪念馆入选全国20个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之一。2020年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纪念馆现占地面积98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6平方米,设有触摸视频、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墙面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多种呈现方式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武汉市现有红色博物馆、纪念馆22家,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7家。除了“红色武汉·英雄城市”精品线路的红色纪念场馆外,还有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旧址、向警予故居等一批红色场馆和旧址。
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