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无数英雄和先烈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重庆有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它们承载着历史记忆,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重庆非常值得一去的红色教育基地。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98年,占地36平方公里,由纪念碑(亭)、大型英烈群雕、柱雕、英名墙、瞻仰广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部分组成。万州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大型革命纪念园林,座落在重庆万州。2001年4月30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7月,被评为重庆市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石壕红军烈士墓

中央红军过周贡植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制造了红军主力攻打重庆的阵势,堵截了川军,摆脱了川军尾追计划,为后来的四渡赤水,完成红军战略性转移,创造了宝贵战机。1985年,石壕红军烈士墓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綦江县委、县政府集资394000多元,征地8亩,对红军烈士墓重新整修和扩建:石壕红军烈士墓有长征诗碑、烈士墓地、烈士塑像、烈士纪念塔、烈士事迹陈列馆、题词碑林、红军宣传标语碑林等七部分。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位于酉阳西南部,是重庆市唯一的省级苏维埃政权。景区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址景点共56处。1986年,为纪念南腰界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酉阳县人政府拨款修复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遗址和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跟随贺老总一起创建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廖汉生将军为南腰界纪念馆题词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的馆名,肖克将军也为会师纪念亭题了字。
重庆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为抗日战争时期(1942—1945)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占地898平方米,建筑面积665平方米,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区(点),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51号,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保护利用是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确定抢救维修的120处重要抗战遗址保护项目之一。文物展览共展出100多幅图片,55份文献,10余件实物文物,以及2个多小时珍贵的视频。其中,参加“四八”烈士遗体收敛工作惟一健在者——山西县兴县东会乡庄上村83岁村民杨富明的一段视频尤为珍贵,其完整地讲述了“四八”烈士遗体收敛工作的全过程。
彭咏梧阵亡地纪念园

彭咏梧阵亡地纪念园位于文峰镇松涛村,距县城60公里。纪念园分为彭咏梧烈士阵亡纪念碑、鞍子山突围战陈列室、松涛石林三部分。1948年1月7日,川东游击纵队在西宁桥首战告捷后,取得南溪战斗、铜钱垭伏击战等胜利。国民党惊恐不已,立即派重兵围剿。1月15日,彭咏梧、蒋仁风等率领川东游击纵队一大队近50人,从老寨子向巫溪红池坝方向转移。16日凌晨,游击队在鞍子山村民杨代金家宿营用餐时,被国民党五八一团包围。在仓促突围中,政委彭咏梧为了救负伤的交通员刘景太英勇牺牲,时年33岁。
周贡植故居

周贡植故居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陡石塔村,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落,房屋主体面积1100多平方米,由中、东、西三院组成,分别为初心堂、忠心堂、赤心堂,青瓦白墙,端庄大气。周贡植故居是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地,也是中共四川省委领导机关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是2019年唯一拥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要素的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