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过广西是长征这部壮丽史诗的重要篇章,留下了许多重大和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今天给大家整理出了桂林非常值得一去的红色研学基地。
界首渡口遗址
界首渡口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在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湘江西岸。界首是一座古圩,因此地曾是兴安与全州两县分界线的开端而得名。
界首是中央红军过湘江时最重要的渡河点,界首渡口是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四大渡口之一,也是最理想的渡口之一,它不仅离桂黄公路近,而且西边紧贴越城岭山区,过河极便于隐蔽。渡口江面宽约100米,水深流急。
1934年11月27日下午,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抢占界首渡口。晚上,三军团四师接防,军委工兵营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帮助下,用木船、木板、毛竹和油桶在湘江上搭建了三座临时浮桥。29日上午,桂军派出4架轰炸机将浮桥全部炸毁,黄昏时,工兵营将浮桥修复。30日凌晨,军委第一纵队快接近渡口时,浮桥再次被炸,工兵营待敌机飞走后,迅速修复了浮桥。为避开敌机轰炸,军委纵队特意选择在早、晚时间过江。30日拂晓时分,军委第一纵队从界首渡口浮桥过江;黄昏时分,军委第二纵队再从浮桥过江。
2006年,界首古街、红军堂、界首渡口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兴安县全面开展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工作,对界首渡江旧址进行修缮,特在此立碑,以慰先烈,激励后人。
红军岩与白面瑶寨博物馆白面瑶寨,位于龙胜县东北,群山环绕,下临桑江,龙胜古称“桑江”。不用说,桑江就是龙胜的母亲江了。这里“万山环峙,五水分岭”,瑶、苗、侗、壮、汉等五个民族,在此生产劳作,繁衍生息。有“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之说。其中,龙胜瑶族主要分布于泗水乡和龙脊镇等乡镇,根据其源流、习俗、语言和服饰的不同,又分为红瑶、盘瑶、花瑶三个支系。
白面瑶寨“红军岩”是进入龙胜温泉景区的第一景,这块奇特的岩石“横空出世”,岩下有小坪,可容一、二十人聚会。1934年12月6日,红三军团某部首长曾在此岩下会见当地参加桂北瑶民起义的瑶老,指出革命道路,激励坚持斗争。还在岩壁上书写“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瑶民”。事后,瑶民照笔迹雕刻,迄今清晰可见。为纪念此次会见,瑶民将龙舌岩易名为“光明岩”。1987年县政府在此葺修建亭,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白面瑶寨已成为龙胜瑶族民俗风情旅游村,“光明岩”屹立在它一侧的红军纪念亭成为白面瑶寨的门户。在寨子里有白面瑶寨博物馆,记录着当年红军过瑶寨的历史文化。
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党建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培训、研学,首选华研教育研究院。华研教育研究院的目标是: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立足华中,辐射全国,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员工赴我院参加红色教育培训学习,我们将为您提供精致的培训服务!
联系方式:
李老师:400-188-9979
张老师:155 2773 557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