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湖北是拥有众多荣光的革命重镇,众多红色记忆遍布。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驻足观看历史文物。一件件记载着光辉历程的文史资料,一份份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珍贵档案,一个个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今天让我们走进湖北恩施,一起探索恩施的经典红色教育基地。
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位于恩施市叶挺路226号。1942年至1945年,“皖南事变”中遭国民党无理扣押的叶挺将军曾两度被软禁于此,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这里是他囚居时间最长的地方。期间,其夫人李秀文,子女叶正明、叶华明、叶扬眉先后到此同住。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叶挺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被囚禁在恩施,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叶挺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按原样修复叶挺将军囚居旧址,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8平方米。1995年,恩施市新建了纪念馆并铸造了叶挺将军铜像,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为纪念碑题词“叶挺将军永垂不朽”,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主要陈列内容包括“叶挺将军囚居旧址原貌陈列”“叶挺将军生平事迹图片展”“叶挺将军在恩施专题图片展”。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中共鄂西特委旧址位于恩施市五峰山村红岩狮组,原为唐姓民房,为明五暗七的“撮箕口”土木结构布瓦面民居建筑。
1938年4月9日,中共湖北临时省委派遣雍文涛带领应城汤池“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训练班”第三期学员38人来到恩施,以农村合作指导员身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1940年8月2日,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派钱瑛来到恩施。8月16日至18日,在施巴特委机关召开湘鄂西区党委扩大会议,何功伟、马识途、王栋、何功楷、刘惠馨、孙士祥、许云等参加会议,钱瑛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王栋任组织部长,马识途任宣传部长,何功楷任青年部长,刘惠馨任妇女部长兼秘书。
1941年1月20日,何功伟、刘惠馨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中共鄂西特委遭破坏。2003年12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对其修复。2021年12月,中共鄂西特委旧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依托中共鄂西特委旧址进行陈列,建成党员政治生活馆。旧址对面的一壁红色砂岩,是特委机关的重要标志,被誉为“一面永不收卷的红旗”。
可根据各单位需求一对一定制学习方案+落地执行
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党建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培训、研学,首选华研教育研究院。华研教育研究院的目标是: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立足华中,辐射全国,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员工赴我院参加红色教育培训学习,我们将为您提供精致的培训服务!
联系方式:
岳老师:132 9413 057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