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是一片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湖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充分依托湖南省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了方便各个参训单位参观学习,岳老师为大家介绍几个湖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比较热门的现场教学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坐落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的土地冲上屋场,背依青山,面向碧波荡漾的田野。这座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宛如历史的画卷,诉说着伟人曾经的生活岁月。故居坐南朝北,东边是毛泽东曾经居住的地方,西边则是邻里相邻,中间宽敞的堂屋则是两家共享的公共空间。整个故居占地472.92平方米,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然而,历史的沧桑也曾在这座故居上留下痕迹。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仿佛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默默承受着岁月的洗礼。但幸运的是,1950年,人们按照原貌对故居进行了修复,使其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这座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故居题写了门额匾上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为这座故居增添了更加庄重的历史气息。
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自1964年诞生之初,即以“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之名矗立于这片红色土地上。历史的时针转动至1982年,它迎来了新的命名,成为了现今我们所熟知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沉甸甸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挥毫题写的,它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寄托了人们对伟大领袖的深深敬仰。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题纪念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思想和崇高风范的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它系统地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传奇人生,从他的早年求学、革命斗争,到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历程,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荣誉也是实至名归。1997年6月,它光荣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2008年5月,它更是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对其丰富藏品、深厚文化内涵和卓越保护工作的最高认可。
三、毛泽东铜像广场
毛泽东广场,建于1993年在湖南韶山的核心景区,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它不仅是韶山的地标,更是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深深敬仰与纪念。广场占地10.3万平方米,以“中”字造型呈现,仿佛一幅宏大的画卷。中心是毛泽东同志的铜像,它凝视着远方,背后是雄伟的韶峰,面前则是他的故居,韶河静静流淌在旁,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广场被精心划分为四个区域:瞻仰区、纪念区、集会区、休闲区,每个区域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瞻仰大道长183米,宽12.26米,寓意着主席的身高与生日。铜像重达3.7吨,高度6米,基座4.1米,整体高度10.1米,既代表了国庆的日子,又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总高度14.5米,则寓意着主席的伟大与不朽。
铜像的细节之处更是匠心独运。主席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如炬,面带微笑,仿佛正在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他的形象如此生动,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历史时刻,再次展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
四、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
杨开慧故居,这座位于长沙开慧乡的古老宅院,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它不仅仅是一处历史的遗迹,更是革命精神的圣地。故居的主体部分与陵园、杨公庙、陈列馆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杨开慧烈士的英勇事迹。总占地面积达126亩的这片红色土地,不仅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成为中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走进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五、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是我党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它见证了我党早期的成长与奋斗。这里,不仅是我党第一个省委的所在地,更承载着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在中共“一大”的余温中,毛泽东与何叔衡这两位伟大的革命者,回到长沙,于1921年10月10日,犹如点燃湖南大地的火种,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次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在清水塘22号应运而生,毛泽东担任书记,与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郭亮、刘少奇等杰出的革命家并肩作战。
这所茅屋,虽由商人陶树青于1921年秋所建,但在易礼容的手中,它成为了革命的摇篮。毛泽东以“毛石山”之名,住进了这栋两进三开间的木结构房屋,与同志们共同谋划革命大业。
旧址坐北朝南,庭院围墙环绕,仿佛守护着那段光辉岁月。围墙与前后屋檐相拥,构成了两个幽静的小院,前院宽敞,约25平方米,后院则略显狭窄,仅6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小青瓦覆盖,硬山顶高耸,高达6.7米,建筑面积达118.10平方米。9间大小房屋,如今都按照原样陈列,仿佛时光倒流,让人重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前院堂屋是房屋的核心,四扇花格木门守护着历史的记忆。堂屋内,红漆方桌摆放着,上方悬挂着毛泽东1924年的照片,那坚定的眼神,仿佛诉说着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堂屋两边,是正房,东前房是毛泽东与夫人杨开慧的住所,房内陈列着红漆架式雕花大床、书桌及文具、藤编书架,每一处都透露着生活的痕迹。书架上方,挂着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毛岸青1923年的合影,那幸福的笑容,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革命者的坚韧。
东后房则是杨开慧母亲杨老夫人的住所,也是毛岸英的诞生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希望与传承。西边前房是易礼容的住所,也是党内其他人员临时栖身之所,展现了革命者的团结与友爱。西后房则作为会议室,中共湘区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有时也作为住房,李达曾在此居住,这里见证了革命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党建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培训、研学,首选华研教育研究院。华研教育研究院的目标是: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立足华中,辐射全国,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员工赴我院参加红色教育培训学习,我们将为您提供精致的培训服务!
联系方式:
李老师:400-188-9979
岳老师:132 9413 057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