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武汉华研教育研究院
为什么党员干部们都要学习红安精神!

【时代背景】

湖北红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红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从1927年到1949年间,红安有14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这个地方还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精神孕育于20世纪20年代因黄麻起义而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西进四川后,反革命势力卷土重来,对革命群众进行了“反攻倒算”。不久,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25军,与反动力量进行针锋相对的殊死斗争,随后又重建红28军。红安人民还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便衣队”新型武装,采取化整为零的分散形式在大别山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红安老区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武装斗争从未间断,革命红旗始终不倒,推动革命斗争不断向前发展,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直成为我党我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由于红安人民始终坚持“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朴诚勇毅,艰苦奋斗,不胜不休,1949年3月最终迎来了全县解放。红安人民在艰苦环境和危险时刻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解。


【精神内涵】


在祝尚斌等2005年编著的红色之旅系列丛书《红安为什么这样红》中写道:“红安精神具体表现为 ‘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图奉献(原为‘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的‘一图两不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红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红安精神’”。其内涵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一是执著坚韧的革命精神;二是朴诚勇毅、随机应变的创新精神;三是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四是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红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本色的生动表现和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执著坚韧的革命精神。20世纪20年代,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大别山腹地英勇奋斗。在革命岁月里,红安人民不畏凶险,始终怀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怀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朴诚勇毅、随机应变的创新精神。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解决弱小的革命力量如何在反动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如何在贫穷落后的农村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开始到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革命队伍从几十个人发展到了4.5万多人。正是凭借着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才不断开创出新的革命局面。


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大别山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凝结出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在红军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中每3名指战员中就有1名红安人,每4名牺牲的烈士中就有1名红安人。从黄麻起义到新中国诞生,前后共有14万优秀红安儿女为追求革命理想献出了生命。“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就是红安精神中对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仰和革命情操,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的生动概括。


【精神价值】

红安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科学真理和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信念,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畏的革命勇气、宽阔的革命胸怀和崇高的革命品质。当前,“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境界,这样一种情操,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生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


弘扬红安精神有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仰和革命情操。无限忠于党的革命事业,誓死捍卫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是红安精神的核心内容。红安精神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仰和革命情操,有着深刻的意义。当前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政治保证。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政党和民族根本的精神支柱,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当自觉继承和发扬“红安精神”,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使中国在21世纪以更快的步伐走向现代化。


弘扬红安精神有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红安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艰苦环境和危险时刻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解。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既为革命战争年代所必需,也是今天和平年代我们艰苦创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需。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红安精神有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红安精神中蕴涵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顺时应变的创造品质,永远给我们以教益和启迪,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前,学习和弘扬红安精神中的创新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权威评价】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徐向前(题词)


          可根据各单位需求一对一定制学习方案+落地执行

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党建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培训、研学,首选华研教育研究院。华研教育研究院的目标是: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立足华中,辐射全国,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员工赴我院参加红色教育培训学习,我们将为您提供精致的培训服务!

联系方式:

李老师:400-188-9979

岳老师:132 9413 0575(微信同号)

友情链接

首页 | 培训项目 | 时政要闻 | 名师大家 | 关于我们

武汉华研教育研究院 主要从事党政干部培训红色文化教育、企业培训和行业系统培训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26536号-1

地址: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培训大楼2号门310室